搜 索
本页位置:广东新闻网 > 正文

花城文学课开讲 北大陈晓明谈“晚期风格”

http://www.gd.chinanews.com    2024年01月25日 10:27     来源:中新网广东
陈晓明教授。花城出版社 供图
陈晓明教授。花城出版社 供图

  中新网广东新闻1月24日电 (程景伟 王梦迪)“花城文学课”第1讲近日在广州越秀公园内的花城文学院开讲,花城文学院联席院长、北京大学中文系陈晓明教授开展题为“漫长的90年代与当代文学的晚期风格”的讲座,中山大学中文系谢有顺教授主持讲座。

  讲座以莫言、余华等作家近作的风格与所呈现的文学史视野切入,通过对莫言《晚熟的人》、余华《文城》等具体作品的分析,引出“漫长的90年代”这一长期思考的话题。

  在陈晓明看来,虽然前有布罗代尔的《漫长的16世纪》,有乔万尼·阿里吉《漫长的20世纪——金钱、权力与我们时代的起源》等理论的启发,但“漫长的90年代”这一话题更多是基于自己对中国走过的历程、我们的精神、心灵、文化、文学、社会的一种思考,“中国的文学和每种历史阶段是深深地契合,深深地被镶嵌在里面。”

  正是因为这种深远的郁积力量,使得成长在90年代的那批作家、孕育在90年代的那批作品过早地拥有了与现代文学、80年代先锋文学的“青春写作”截然不同的“晚期风格”。“只有在艺术没有为了现实而放弃自身权利的情况下出现的东西才属于晚期风格。”陈晓明则将“晚期风格”理解为一种“放弃”:“也可以说是放弃和坚持,放弃和执着。”

  以余华的《兄弟》与《文城》为例,陈晓明教授认为《文城》所呈现出“不真实感”与《兄弟》文本内部的割裂所带来的争议,都恰恰是因为余华的“放弃”:“所有能解释这种东西的只有晚期风格,他非常偏执的追求一种高尚的精神。”(完)



[编辑:方伟彬]

分享到:31K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